黄子澄稍加思索之后便说道:“不光有我一人准备,各位找准机会便可直接上书,尽快完成三辞三让之礼。”
“足利将军早一日登临大位,东夷的百姓就可以早一日脱离苦海啊。”
岛津等一众遣明使登时齐齐低头。
“我等必竭尽全力!”
听到这里,黄子澄才稍稍的放下了心。
岛津等人何尝不知道,足利义满是用了什么样的气力,才将南北二朝,给拉到了谈判桌上。
但即便如此,又能如何?
足利义满要做的,无外乎就是开启下一个轮回罢了!
你叫室町幕府又能如何?
但本质上还是跟镰仓幕府没有任何区别的。
只有让足利义满登临大位,才能让他们看到些许的希望。
他们不知道足利登基之后的东夷是什么样,但是他们知道倭皇...
这是这片岛上最后的希望了!
御所紫宸殿。
彼时倭皇是后小松倭皇,乳名干仁。
此人在大明这边的史书上名不见经传,但是这位倭皇有一个私生子,在后世中原,可谓是家喻户晓。
也就是所谓的宗纯和尚,号狂云子,法号一休。
紫宸殿中,刚刚夺回三神器的倭皇干仁,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安生日子。
就在这个时候,关白(东夷的宰相)平经嗣脚步匆匆的跑进了殿中。
“陛下,大事不好了。”
干仁眉头一皱,收起手中的折扇不耐烦的说道:“又有何事?”
“陛下,天朝的上使到了,他们在向足利将军劝进。”
殿中顷刻之间便陷入了一片死寂。
良久之后,干仁死死的盯着平经嗣问道:“何为劝进?”
平经嗣险些憋出内伤。
虽然东夷渡河求学已有数百年,但是劝进这样的书,绝对算得上是大逆不道的,故而一直没有被带进东夷。
而东夷也没有太多人知道这个词的含义。
平经嗣长叹了口气道:“陛下,劝进,顾名思义,就是劝足利将军再进一步啊!”
干仁豁然大悟:“这么一个劝进啊,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,足利再进一步是...”
“足利还要再进一步?!”
“他都已然是幕府将军了,再进一步,那他是什么?!”
平经嗣深吸了一口气,近乎绝望的说道:“陛下,那些遣明使,已经在赶往御所的路上了。”
干仁一屁股坐在了榻上,面如死灰的问道:“他们,朕从未召他们入觐,他们现在过来作甚!”
“自然是命陛下交出三神器......让位于足利将军!”
干仁彻底傻了。
还没等干仁去问对策,便听到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
“各位大人,你们没有陛下的旨意,不可擅入..”
“我等乃足利将军特遣大明使者,现在就要见陛下!”
自从建武新政结束之后,倭皇的所有权柄,几乎尽数被幕府收去,而这些人,也都是各藩大名家中的子嗣。
即便是御所的侍卫知道,他们没有旨意就是赤裸裸的来闯宫,这些侍卫们也不敢伤他们分毫!
还没等平经嗣起身阻拦,便听到殿外,一阵拳打脚踢的声音传来。
“轰!”的一声过后,那仆人便跟紫宸殿的大门,一块躺到了干仁的面前。
显然干仁已经被突如其来的这一幕给吓到了。
“你,你们要,要......”
至此,其实东夷原本的封建体系,已经到了土崩瓦解的程度。
随着建武新政跟南北分治、镰仓幕府的倒台,在东夷已然孕育出一个令人喜闻乐见的传统。
下克上。
干仁的亲爷爷,也就是所谓的光严倭皇,就在一次出巡时,被一个喝多的武士给射.了一箭。
不仅射.了一箭,而且那武士的随从还掀了光严的马车,把光严身边的公卿揍了一顿,至于具体光严挨没挨揍,反正据在场当事人,事后严词凿凿的说。
那些暴徒当时良心发现,并没有揍光。
不过武士明显持相反意见,并表示如果非要有一个倭皇的话,就用木头雕一个供起来也一样,把这个活的流放出去省的麻烦.....
这压根就不是打皇室的脸了,这完完全全就是在皇室的脸上画小王八了。
而此时的干仁,已然做好了随时跑路的准备,一条条腿都已然迈了出去......。
紫宸殿中。
岛津死死的盯着干仁厉声道:“启奏陛下,今大势走转,气运易主,陛下自当上顺天命,交出神器!”
干仁死死的抱着足利义满,刚刚交给自己,还没能捂热乎的三大“神器”说道:“我家万世一体,何来气运走转!”
岛津倒也毫不承让,看着干仁问道:
第225章东夷传统,下克上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